作者:张奋赢
时间:2025年02月28日
某日,暮春皑皑,王公纪琼偕夫人酒足饭饱于客栈。少顷,公起如厕,忽闻犬吠之声裂空而至。但见黄犬踞角处,目若赤焰,声如裂帛,獠牙森然欲噬人。
王公蹙眉曰:"犬何狺狺若此?扰人清静,岂非过乎?"言罢欲以杖驱之。
夫人莞尔止之曰:"君不见其虽吠而守户不移?此犬尽忠职守,较之饱食终日之慵懒者,不亦贤乎?"
忽有店家徐徐而来,满脸含笑,笑指此犬曰:"二君且观。"众人循指望去,见若干幼犬匿于犄角旮旯处,茸毛未丰,颤栗如坠露。店家抚掌叹曰:"此非寻常犬吠,乃慈母护雏之壮歌也。”
初闻则嗔,再思则敬,三观乃明,此犬吠认知三境之妙谛也。
王公闻之赧然,夫人拊掌称善。但见母犬仍昂首怒目,然其声渐转呜咽,尾稍垂而身愈挺,俨然以血肉筑屏障。幼犬嘤嘤之声与母吠相和,竟成天地间最动人之乐章。
不日,王公据此面授众门生曰:"世人观物,常如雾里看花。初境见形,二境见情,三境见性。昔者子产论豕,庄周梦蝶,皆破表象而窥真如者也。"王公语毕,天地之众生皆若有所思。
自此,王公每闻犬吠,必驻足谛听,笑谓夫人:"此中或有未察之深情乎?"
编后语: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欲广知识、辟新径,宜从高人学。遂入实操之门,以启慧眼,观异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