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愈来愈好
时间:2025年5月23日
前言
直到今天听王克老师五月份的创伤疗愈班会,在这次班会上,一位姓黄的女士咨询孩子写作业慢的问题。听着别人的故事,我突然意识到,也许我该对自己说:“宝贝,我们慢慢来!”为了加深学习,现将案例及感悟整理如下:
“王克老师您好!”
学员
王克老师
“哎,你好,你好!自我介绍一下吧。”
“我来自浙江,我姓黄。我想咨询一下,我家老二上一年级,她现在做事情很慢。最近她学校有一个口算过关验收——100道口算题,她10分钟内完成不了。”
学员
“对她来说题目是会做,但是她集中不了注意力。她说:‘妈妈我想集中,但是不能。’总会情不自禁地分散注意力。”
学员
“刚出生时,她黄疸偏高,所以就在医院隔离了五天,跟我没有见面。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对她有影响?”
学员
王克老师
“会有影响。”
“我不知道我现在怎么帮助她。”
学员
王克老师
“新生儿,是不能跟妈妈分开的。”
“我出院了以后,她还没出院,她待在医院里面。”
学员
王克老师
“是的,我们现在的医疗只管治疗。我想办法把黄疸给你治了,不管其它,治病就是这样,没有一个系统观、整体观。”
王克老师
“所以,很多孩子一出生进暖箱分离、重症监护室,包括看孩子都是单面板看。这给孩子,尤其是新生儿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有很大的动力创伤!”
“那我现在能怎么帮助她呢?”
学员
王克老师
“她现在除了写作业慢,还有什么慢?”
“嗯,平时叫她得叫两三声,她才会回应你,她沉浸在自己世界的时间比较多。但是交流啊,各方面都是很好,是个比较外向的孩子。”
学员
王克老师
“我想问一个问题:她写作业慢一些,那她感兴趣的事情呢?比如,搭积木、看动画片、做手工、画画,她会做的很快吗?”
“她会很认真。”
学员
王克老师
“速度怎么样,认真的情况下速度怎么样?”
“画画也没要求速度。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她都很喜欢玩小小的东西,放在那儿过家家。”
学员
王克老师
“喜欢玩这个,我觉得没问题啊。我还想问一下,孩子小的时候,你是在五天之后把她接回家的,除了这个,能够提供更多点信息吗?”
“我们就一直在一起,也没有怎么分开过,都是我带,我养的。”
学员
王克老师
“嗯,你在带。爸爸呢,爸爸怎么样?”
“我两个孩子差不多都是我带,爸爸就忙他的工作。”
学员
王克老师
“特别忙?平时跟孩子链接很少吗?”
“对,很少。我从小生活在权威下,我的爸爸是一位非常严格的父亲。当时嫁给老公,是本着叛逆心的。
学员
“想嫁给一个跟我的原生家庭不一样的家庭,但现在我有点后悔。
学员
“我的原生家庭,和现在这个家庭是完全相反的两个家庭,导致我还是蛮痛苦的。”
学员
王克老师
“也就是说,你跟你老公的关系不太好,是吧?”
“他对育儿这方面不是很认同我的观点,也没有什么陪伴,所以我对他意见是比较大的。”
学员
“他育儿观跟我完全不一样,但在感情方面,我觉得他还是比较爱我的吧。”
学员
王克老师
“如果单纯从写作业,我现在不太确定是不是注意力的问题。你回去观察一下,如果她在做其它的事情上注意力是可以,现在我给你几个点,第一个叫做翻译,就是反应。”
“老师反映,她做事情都慢,语文作业什么的都慢。老师前几天跟我说:‘如果认认真真做是很快就能完成的,但是她就是特别慢。’”
学员
王克老师
“嗯嗯,孩子的情绪波动大不大?”
“还是比较容易发脾气的,但在我的引导下,是可以很快就能平静下来。反应不是很大,但是小脾气是经常会发的。”
学员
王克老师
“是这样,我在反复的界定一点。你回去要观察一下孩子,因为这一点特别重要。她是只在学习这个事情上慢,还是对所有的事情都慢。”
王克老师
“从你的表达,我觉得你是不太清楚的。你需要去观察一下,如果是学习上慢,但是她在喜欢做的事情上可以很专注,可以在正常的时间内完成的话,这个孩子的注意力是没有被破坏的。”
王克老师
“只是这个孩子,可能训练不够。我们需要通过用要求、用规范啊,就比如写作业的时候,做题的时候,你都陪着她,并给她设定要求。”
王克老师
“比如100道题,别人10分钟,但是她可能12分钟才做完,下一次11分钟30秒,这叫训练。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她的速度。你也去观察一下孩子细微的小动作,比如她的手啊,力量够不够?”
王克老师
“你的孩子,有早上学吗?在同龄的孩子里面,你觉得她的身高、体重是属于弱弱的那种,还是那种还不错的,运动能力挺强的?”
“她是六月份生的,相对来说小一点。”
学员
王克老师
“她的运动能力呢?”
“她在同龄人里的身高还是比较高的,运动能力不强。”
学员
王克老师
“这可能就是问题!可能她力量不够。需要去锻炼锻炼,这个孩子不要光让她写作业,锻炼锻炼她的身体,给她报点体育班,让她多动起来。”
王克老师
“有些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写作业慢,但你要看情况。有些可能确实是创伤,注意力涣散,对吧?尤其是注意力涣散,再加上情绪多变,那这种孩子大概率是有创伤的。”
王克老师
“但有些孩子,可能是他的自身训练不够。还有一些孩子,是他身体机能达不到标准。我再举更简单的例子,你可能就清楚了。”
王克老师
“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和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坐在一起写东西。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幼儿园的孩子就是慢,他哪怕就差一岁。”
王克老师
“尤其是小孩,差一岁就差好多身体机能。我觉得,你得先去观察,究竟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
王克老师
“如果这个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涣散,情绪也特别的多变,有时会爆炸、僵化,情绪反应比较两极化。那可能,确实是创伤。”
“王克老师,我批评她的时候,她会这样(低头、收缩),她就哭了。”
学员
王克老师
“那你批评她,你让她干什么呢?她抬着头给你笑嘛?我给你一个反馈啊。我在跟你聊的时候发现,其实你是一个相对来说被限制比较多的人,这一点你要注意。”
王克老师
“这就是我刚才为什么问,你的孩子运动能力强不强?可能你是无意识的,因为你是一个精细的人。对很多事情,细节的很多东西你会比较关注。”
王克老师
“而且你小的时候又很乖,被限制的多。可能在这一块儿,你会对孩子有很多的限制。”
王克老师
“你再去观察,她是不是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比如,她就想做好、做对。她做题目虽然慢,但是错误率比较低。”
“哎,对对。”
学员
王克老师
“你看,这就是她慢的原因嘛。今天我在跟你探讨孩子慢的原因,别一上来就给孩子扣一个‘分离创伤’的标签。大家不要学了创伤,看谁都是创伤。”
王克老师
“因为我跟你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你有完美倾向,而且你又很细致。孩子无意识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她希望做好。
有些时候,她会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为什么?她在构建她那很精美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可能达不到她的要求。”
王克老师
“我给你一个方法,从运动的角度上着手。近一两年好好的抓一下她的运动。甚至给她报一些对抗性的运动,比如足球啊、篮球啊,她需要打开一些。”
“王克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她之前是长头发,但她喜欢一个劲儿闻头发,无时无刻都在闻头发,然后,我就把她头发给剪了。”
学员
“她做作业,一个手拿着头发,另外一个手在写字,就是腾不出手来。”
学员
王克老师
“这位妈妈,我知道你的孩子问题在哪了。你看啊,我在跟你聊天的时候,我的手在转笔有问题吗?很多孩子,都在那转笔,包括我。你看我小的时候、学习的时候、写作业的时候,我都会转笔。”
王克老师
“我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到现在四十多岁了。想东西、听课的时候还会转。我问你有问题吗?为什么闻头发有问题,你为什么把她头发剪掉?所以,这恰恰印证了你的精细化管理,你管的太过度了。”
“她上课也在闻,写作业也在闻。我家大宝小时候跟我一起,他也会拿我的头发闻,这两个孩子我不知道为什么都是同样的爱好,喜欢闻头发。”
学员
王克老师
“那有没有可能,头发好闻呢?我们不要去追究她为啥闻头发。你现在问我为啥转笔,我也不知道我为啥转笔。但你一定要知道,这个事情对她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王克老师
“如果我转笔转成了学渣,我因为转笔连课都不听了,我连作业都不做了,那肯定有问题。如果她只是闻闻头发,其实就是一种下意识的无意识的举动。如果不影响她听课,不影响她写作业,我不建议你去过度的管。”
王克老师
“所以,你作为家长太精细了,孩子才会一股脑的追求完美,你甚至,会把她头发给剪掉。我跟你说,她闻头发这个事儿不一定是创伤,但你把她非常珍爱的头发给剪掉,这个可能会留下创伤。”
王克老师
“这会让孩子非常的委屈,非常的愤怒,明白吗?”
“当时剪头发之前,我还想问一下您的,但我实在是忍不住了,五一的时候就带她去剪了。”
学员
王克老师
“所以,为什么我刚才说,鼓励孩子去做一些对抗性强的运动。这个时候呢,其实我是希望孩子变得粗犷一些、皮实一些、皮糙肉厚一些。”
王克老师
“我为什么给你这个建议,因为正好打破你的精细化。要不然,这个孩子她会往精细的角度上跑,可能会越来越慢。”
王克老师
“我告诉你啊,追求完美的人是很可怕的,一定出问题。”
“我也意识到这一点了。”
学员
王克老师
“你因为她闻头发,就把她头发剪了,我听了都太残忍了。就像我转笔,你把我手剁掉一样,残忍不残忍?作为妈妈,在管孩子的时候太精细了也不好。”
王克老师
“我再给你个建议,让孩子多跟你老公待一待,你老公可能比较粗犷。因为你刚才说了,你们两个人是完全两个背景。
王克老师
“从这一个角度上,为啥要找你老公?因为互补。如果你老公跟你一样,这孩子就没活路了。”
“我当时嫁给这个老公,就是想脱离我爸爸那种无微不至,很精细的管理,我受不了了。”
学员
王克老师
“那你现在,不是在按精细化的方式管孩子吗?”
“是啊,我把我的原生家庭带给孩子了。”
学员
王克老师
“所以,如果周六、周日爸爸有时间的话,鼓励爸爸带孩子,多把孩子交给爸爸。
你看我现在,我的老大、老二、老三,我有时间就带他们。因为女人带孩子跟男人带孩子本身确实有区别。”
“我希望我老公带。”
学员
王克老师
“不是希望,你要鼓励你老公。而且你老公带孩子你一定是不满意的。你那么精细的人能满意?你能放心?所以你老公不是不带孩子,而是一带你就吵他。”
王克老师
“所以,这也是一个方法。多让你老公去带孩子,这是一个方向,跟你正好对冲一下,好吧。”
王克老师
“你说,孩子有没有创伤?我倒觉得,从你的叙述来说,我并不觉得这个孩子有特别大的创伤。”
王克老师
“但你要小心,如果你持续精细化管理,孩子哪天会爆发的?”
“好吧,我去改。”
学员
王克老师
“那你调整吧,好吧。”
“我通过学习能看到我自己了,跟大宝之间冲突少了很多。”
学员
王克老师
“慢慢来好吧,你是个好妈妈,你是个非常好的妈妈,这个没问题。但你太精细了,我们调整一下。不要太精细,养孩子可不能太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