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0371-55550996微博微信在线咨询

从“应该”的我,走向“现在”的我——子舒老师:“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需更好地成为自己!”

发表时间:2025-10-31 15:16:45 阅读次数:

 

 

作者:李子舒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前言

 

 

大家好!我是李子舒。曾经,我倾尽全力活成一个“应该”成为的人——一个优秀的心理学人、一个完美的讲师、一个从不犯错的存在。

 

三个月考取咨询师证书,一个月创办读书会,开直播,角逐各类选拔......

 

从“应该”的我,走向“现在”的我——子舒老师:“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需更好地成为自己!”

 

我拼命抓住每一个名叫“机会”的“螃蟹”,无论滋味如何,都为自己的勇敢暗自佩服。

 

然而,在我最自信的讲师选拔中,我在第一轮便黯然出局。

 

随之崩塌的,不只是自信,更是整个自我认知。于是,我退出了所有人的视线......

 

 

 

 

无论结果,佩服尝试

 

 

我的“心理学破局”之路

 

2024年,我开始接触心理学并跟随王纪琼院长进行系统化学习。心理学对我而言,既新奇又实用,让我满怀热爱。

 

因此,我便开始了各种前所未有的自我挑战。

 

从“应该”的我,走向“现在”的我——子舒老师:“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需更好地成为自己!”

 

学习心理学仅三个月,我便考取了中科院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又过了一个月,我独立创办了“惠爱课堂”心时代郑东新区读书慧。

 

此后,我开直播、参加磨课营、角逐金麒麟导师与总裁班导师选拔、参与前端讲师选拔......

 

这一路,有喜有乐,有苦有悲,有收获也有失败。

 

从“应该”的我,走向“现在”的我——子舒老师:“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需更好地成为自己!”

 

但我对自己是满意的——无论“螃蟹”好吃与否,我尝过了它的滋味;无论结果如何,我能在第一批次里勇于尝试这些事,就足以自豪。

 

 

 

 

在跌落处,找到自己

 

 

那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我

 

由于我是完美主义者,所以做的每一件事都竭尽全力,但随之而来的巨大压力也让我苦不堪言。

 

艰辛与现实的双重挤压令我思绪纷乱、无法停歇,甚至长期失眠、头痛欲裂。尽管感到不妙,我仍强撑着不愿放弃。

 

从“应该”的我,走向“现在”的我——子舒老师:“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需更好地成为自己!”

 

直到有一天,现实响亮地扇了我一记“耳光”,我垮了下来。在我自认为最拿手的讲师选拔中,我竟在第一轮就被淘汰。

 

尽管选拔前我有心理准备,知道以当时对心理学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经验,都不足以支撑我入选;但第一轮出局的结果,是我始料未及的。

 

原先的自我认知、平时旁人的评价(我相信大家的评价是真诚的),都被无情地彻底推翻。这个事实让我至今也没明白:自己到底败在了哪里?

 

从“应该”的我,走向“现在”的我——子舒老师:“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需更好地成为自己!”

 

鉴于这次彻头彻尾的打击,再加上天天头痛欲裂和工作收紧等原因,我离开了大家的视线,陷入了自我怀疑与颓废之中。

 

此后,无论对外宣称还是对内自省,我都表示“要放过自己,接纳自己的平凡”。

 

几个月过去,人确实比原来轻松了,头痛也没那么强烈了,一切仿佛都在告诉我:“我已经接纳了自己。”

 

 

 

 

当“完美主义”成为枷锁

 

 

在理想的废墟上,重建真实的自己

 

然而,直到今天看了王克师父的一段话,让我产生了怀疑——“我真的接纳自己了吗?”我隐隐感觉到“并没有”。

 

师父说:“当我们能够接纳‘现在’已成为怎样的人,而不是一味去想我们‘应该’要成为怎样的人时,就会有更多改变自己的可能。”

 

从“应该”的我,走向“现在”的我——子舒老师:“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需更好地成为自己!”

 

那么,什么是“现在”的我?什么是“应该”成为的模样?我陷入了思考:我究竟是已经成为“现在”的人,还是思维里那个“应该”成为的人?我真正接纳“现在”的我了吗?

 

身体的反应给了我答案——“没有!”我的头痛还在持续,虽然没有那么强烈了,但我知道它一直在提醒我:我还在惦记那些事,我还在窥视那些能让我成为“应该成为的人”的事。

 

从“应该”的我,走向“现在”的我——子舒老师:“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需更好地成为自己!”

 

我并没有真正接纳“现在”的自己,我只是一个“复读机”,在重复着别人的声音。

 

“我接纳了我自己”——这句话是如此干涩、没有生命力,它只是在麻痹我,让我相信它的真实性。

 

而事实呢?我只是活在“现实自我”而非“理想自我”里。我开始审视自己,正视内心的执念。

 

从“应该”的我,走向“现在”的我——子舒老师:“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需更好地成为自己!”

 

我意识到,我一直在用外在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却忽略了内心真正的声音。

 

“完美主义”对于我来说不是动力,反而成了压垮我的枷锁。

 

 

 

 

与“应该”执念告别

 

 

停下,是为了更真实地前进

 

感谢王克师父的这段话,让我静下心来觉察到:真正的接纳,是接纳当下、接纳“现实”的我,而不是“应该”成为的我。

 

我需要放弃脑子里“应该”的执念,自己能吃多少饭就摊多大的饼,贪多没有好处,只会噎着自己。

 

从“应该”的我,走向“现在”的我——子舒老师:“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需更好地成为自己!”

 

我应该清晰地承认、允许别人就是比我强,我应该大方承认我就是和别人有差距。

 

我要做真实的自我,暂时地停下脚步并不是放弃自己,而是允许自己不完美,接纳自己的停滞与脆弱,才会有更多改变自己的可能,这才是真实成长的开始!

 

子舒,加油,你可以的!

 

从“应该”的我,走向“现在”的我——子舒老师:“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需更好地成为自己!”

 

 

 

小编有话说!

 

 

 

王纪琼院长曾说过:“面对任何事情,首先要认清真相,然后清晰自我,找到值得庆幸之处,珍惜已有,接纳不如意,进而提升自己,在各自的角色中好好生活。”

 

您已经勇敢地迈出了最关键的两步——认清了自己正与“理想自我”较劲的真相,也清晰地看见了那个被完美主义包裹的真实自我。

 

从“应该”的我,走向“现在”的我——子舒老师:“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需更好地成为自己!”

 

这也印证了王克老师的话:“当我们能够接纳‘现在’的自己,而不是总想着‘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改变的可能性才会真正展开。”

 

您不是败下阵来,而是在完成一次至关重要的系统升级。那些深夜的头痛与自我拷问,都是蜕变的序曲。

 

真正的涅槃,并非浴火后成为另一个“应该”成为的人,而是懂得接纳火焰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从而生长出从容与坚韧。

 

从“应该”的我,走向“现在”的我——子舒老师:“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只需更好地成为自己!”

 

子舒老师,请带着这份对“现实自我”的慈悲与接纳,重新出发。您已经证明了勇气与行动力,现在,请再赋予自己一份接纳脆弱的强大。

 

前路漫漫,您绝非独行。加油,我们期待着一个更加真实、从容、充满内在力量的您,涅槃重生!

 

 

咨询热线:0371-55550996

COPYRIGHT © 2020 心时代父母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1889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