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江英
时间:2025年11月1日
|前言|
第一个细节
(...)
声音也是一种能量
这位家长开始分享时,王纪琼院长提醒他声音大一点。若不是纪琼院长点出,我甚至未曾留意。
直到第二次听回放,我才发现:纪琼院长不用话筒说话,声音都比这位学员对着话筒发出的声音更洪亮、更中气十足。
王纪琼院长让这位学员声音大一点,难道仅仅是为了让线下和线上的学员们听清楚吗?并非如此。

纪琼院长说:“我直白地说一句,你别介意。活得不爽的人,说话往往没有力量,从大声说话开始练起,是最好的方法。就从今天起,把自己的声音放大一点,你一整天的生命状态都会不一样。”
我恍然大悟!这让我想起之前参加王克老师《心身心理学中级班》课程时的场景——一位学员上台咨询王克老师,即便拿着话筒,声音依然细小微弱,台下听得并不清楚。

后来,王克老师从创伤视角切入,找到了她心理的卡点,经过现场疗愈,她的声音果然比刚上台时洪亮许多,脸色也柔和了不少。
一个人成长开始的标志就是语言。
——王纪琼
无论是在《家庭系统教育方案实操班》还是《人生规划导师班》的课堂上,我们都不难发现,王纪琼院长对细节的捕捉与指导随处可见、信手拈来。
哪怕学员只是上台做简单分享或表达感谢,都能在纪琼院长那里获得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成长指导,真可谓“细微之处见真章”!

王纪琼院长请台下学员鼓掌为这位学员加油。在热烈的掌声中,这位学员点头致意,随后开始了自己的分享。
结束后,纪琼院长再次针对一些细节进行了进一步指点。
可见,在学员尚未正式开始陈述与答疑之前,王纪琼院长就已经从细枝末节中捕捉到问题的线索,并给出解题的方向。
实操向外,导师向内。
——王纪琼

第二个细节
(...)
觉察当下的能力不够
当王纪琼院长邀请大家为这位学员鼓掌加油、为他的声音注入能量时,这位学员站在原地,没有向众人鞠躬致意。
王纪琼院长随即指出:“这说明你觉察当下的能力不够,并且你是一个很固执、很任性的人。”
“虽然从外表上看温文儒雅,但内心却藏着一份暴烈,张嘴就容易攻击别人,还整天戴着一副‘好人’的面具。”
你的情绪里藏着你的命运。
——王纪琼
在《家庭系统教育方案实操班》和《人生规划导师班》的课堂上,像纪琼院长这样细致入微的洞察,我们早已屡见不鲜,但每一次目睹,都忍不住叹为观止!

只见这位学员点头表示认同,并说道:“我曾经因为孩子玩手机,摔坏了好几部手机了。”
王纪琼院长回应道:“这正是你骨子里不柔软的表现。你看到大家鼓掌为你加油,至少应当鞠躬表示感谢。”
从今天起,要做一个“心中装着他人”的人,我的命和运就会越来越好。
——王纪琼
第三个细节
(...)
容易钻牛角尖
王纪琼院长又是从哪儿看出这一点的?我心中愈发好奇。
只见他转向那位学员,语气平和却直指要害地说道:“如果我刚才不主动提醒你分享时间还剩一分钟,你很可能还会继续往下讲。”

“比如,你是怎么特地从外地赶到郑州的,这几天具体听了哪些课、学了哪些内容......把这些过程性的细节都说一遍。”
“但我们真正关心、真正对大家有启发的,并不是这些过程,而是你的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深层原因。”

王纪琼院长再次转向现场众多学员说:“虽然他在课前提交的纸条里已经简单写了,但在现场分享这个环节里,仍然需要他亲口回应一次,把这个问题讲透彻。”
“这才是对我们所有人真正的尊重和最有价值的交流。”
第四个细节
(...)
言语间,只字未提爱人
王纪琼院长说:“你需要在回应我们之后,谈谈你和爱人现在的关系,但你刚才一句都没有提到她。”
“当一个男人的言语中完全没有妻子的存在时,问题就严重了——这意味着他心里没有媳妇儿。”

“你可能会反驳我说‘我有啊’。不,你没有,不止心里没有,在丈夫的角色和家庭的位置上,你也没有媳妇儿。”
“同样的,如果妻子的言语间只字不提丈夫,也说明她心里、位置上都没有丈夫这个人。”
这让我想起之前观看王纪琼院长的直播答疑时,每当对方叙述完问题后,纪琼院长常常会问一句:“为什么你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你的爱人?”
“一个人言语中没有爱人,其实就是心里没有。即便婚姻关系中存在这个人,实质上却已形同虚设。”

细节的三个维度
(...)
读懂细节,规划人生
·细节是潜意识的信使,揭示了被压抑的真实欲望与情感;
·细节是认知的投影,映射了内在的思维模式和大脑的自动化程序;
·细节是关系的密码,暗含了情感连接的质量与深度;
·细节是改变的杠杆,撬动了持久行为习惯的形成。
而纪琼院长在《人生规划导师班》的课堂里,正是通过捕捉这些细节,帮助大家修正不足、填补认知与行为上的空缺。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清晰自我
一个人的日常习惯,如书桌是否整洁、待办事项如何安排、邮件如何分类,无不映射出其内在的认知模式。
井然有序的外部环境,往往对应着一个条理清晰的内心和高效的执行能力。
这也印证了王纪琼院长反复强调的观点:“当生活中遇到问题(例如发现孩子熬夜玩手机),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从整理家庭物理环境入手。”
打扫卫生、清洗衣物、收拾房间......虽是在整理一些外在空间,但实质上是内心世界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
但凡发生任何事情,首先要认清真相,然后要清晰自我,找到庆幸之所在,珍惜已经有的,接纳不如意的,然后提高自己,在自己的角色上好好生活。
——王纪琼
学会用心理学的眼光观察细节,就等于掌握了一把解读人心、理解行为、改善关系的金钥匙。
这不仅是生活的智慧,更是一种可以培养的科学素养。

位置认同
你的第一身份是儿子,第二身份才是丈夫。
因此,你的核心任务是:对上,尊敬父母;对内,维护夫妻关系和谐。
归根结底,人必须根据自身的角色和位置来“站队”。
站对了,家庭才能和睦;一旦站错,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家庭矛盾。

认命修运
对上,孝敬父母,父母心安则家运顺;
对下,养育好子女,孩子成器则未来可期;
对内,努力创造财富,经济稳固则运气亨通。
细节见真章
(...)
从勇敢面对到成为更好的自己
无论作为反面教材还是正面典范,我们都要特别感谢这位学员的勇敢直面与现身说法。
他不仅为后来者照亮了前路,指明了需要规避的陷阱,也为此刻仍深陷困境的人们找到了方向、带来了希望。
不抱怨、不抵抗、向内寻、勤思考,让一切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王纪琼
最后,在大家响亮的掌声中,这位学员向王纪琼院长,也向全场听众深深鞠躬。
经过王纪琼院长细致的梳理与指导,这位学员的转变如此迅速,如此显著!
相信在纪琼院长的引领下,通过这样浸润式的学习与成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