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奋赢
时间:2025年11月10日
|前言|
男孩儿连线纪琼院长
(...)
一个上初一的男孩儿,因为想换新手机,就问妈妈:“我刷一次碗多少钱?扫一次地多少钱?”在家干家务成了男孩儿挣钱的行当。
即使如此,这种挣钱的方法还是太慢。于是,孩子特别想找个来钱快的门路,就连线纪琼院长请求帮助。

纪琼院长和孩子的成长对话
(...)
纪琼院长
“叔叔首先给你一个建议,你这辈子都不要有在家里挣钱的想法。”
纪琼院长
“咱们是家庭成员,为家里干活是责任,也是应该的。”
纪琼院长
“男人有种就出去挣钱,别在家里折腾。”
纪琼院长
“刷个碗给你一千,做顿饭给你五千,你愿意不愿意?”
“愿意。”
男孩儿
纪琼院长
“孩子,你很诚实。但叔叔刚才跟你说的你还没听明白。我问你,妈妈做饭给你吃,问你要过钱吗?”
“没有。”
男孩儿
纪琼院长
“那凭啥你做饭就得给你钱?孩子,好男儿志在四方,杀伐决断,咱是要出去收拾别人的。”
纪琼院长
“我告诉你,在家里挣钱是不对的。孩子,咱要用这里挣钱。”
这时,王纪琼院长用手指了指脑袋示意这个男孩儿。

“脑子。”
男孩儿
纪琼院长
“对,咱这一辈子得靠脑子去挣钱。”
纪琼院长
“你想挣一笔钱,对不对?”
“对。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我就出去打寒假工了,所以我想请纪琼院长给我点建议。”
男孩儿
纪琼院长的三点建议
(...)
纪琼院长
“我给你三点建议,你记一下。”
纪琼院长
“第一,核心竞争力。”
纪琼院长
“以你13岁的年龄,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果雇佣你,那都是违法的。”
纪琼院长
“所以,你现在真正应该思考的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目前拥有且能被社会认可的价值是什么?”
纪琼院长
“第二,融资渠道。你知道啥叫融资吗?”
“吸引别人的投资。”
男孩儿

纪琼院长
“对得很!你得会融资。你问问你爸妈,你取得哪些成绩,他们才愿意为你投资?”
纪琼院长
“你爸妈都是《人生规划导师班》的学员,你妈妈还是研习院的学员。”
纪琼院长
“我在课堂上都会教他们学习老板思维。你可以和爸妈好好探讨一下,在当下的情况下,如何吸引他们为你投资?”
纪琼院长
“靠你自己挣钱买手机,是有点难,但是当你表现优秀,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时候,父母是会考虑给你投资的。”
纪琼院长
“什么是投资?投资不是简单地给你钱,而是父母因为你是有前途的孩子,愿意投入资源,并期待获得回报。”
纪琼院长
“就像做老板,不能只清楚自己要什么,更要明白团队要什么。”
纪琼院长
“做儿子也一样,不能只想着自己要什么,更要懂得你爸妈在乎什么、期待什么。明白了吗?”
“明白。”
男孩儿

纪琼院长
“你把这些事儿都弄明白了,爸妈一高兴给你投5000块钱,你看这马上‘鸟枪换新炮’了。”
纪琼院长
“父母不敢给你投资的原因是啥?心里没底儿。”
纪琼院长
“给你投资的钱打水漂了咋弄?手机影响学习了咋弄?你得让他们安心。”
如何让父母安心?
(...)
纪琼院长
“怎么让他们安心呢?叔叔建议你做好以下两件事。”
纪琼院长
“一是做好寒假学业规划,认真完成作业,坚持每天读书、背书,这也是作为学生该有的本分。”
纪琼院长
“二是主动分担家务,履行作为家庭一分子的义务。”
纪琼院长
“当你把这两点都做到位,父母自然会从你身上看到希望和未来。”
纪琼院长
“乖,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是的。”
男孩儿

纪琼院长
“像刷盘子这样的工作,主要消耗的是你的时间和体力,而不是在锻炼不可替代的脑力。”
纪琼院长
“在你这个年龄,除非是家庭经济所迫,否则不应优先考虑打工。”
纪琼院长
“你的核心任务是投资自己,通过持续学习——上大学、读硕士、考博士,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层级。”
纪琼院长
“未来你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才会真正大幅度提高。你觉得呢?”
“对。”
男孩儿
纪琼院长
“三是做好财务管理,学会分解目标。比如,买手机需要多少钱?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一下。”
纪琼院长
“假设你现在需要1000元,可以思考一下,父母可以支持多少?亲友能赞助多少?你的压岁钱可以动用多少?”
纪琼院长
“此外,开学后你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一些收入。这才叫真正的‘开源节流’。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男孩儿

纪琼院长
“关于财务管理知识,我在《太公智慧实战特训营》里讲过,你参加过没?”
“本来计划是今年暑假来参加的,但因为一些事情,计划就改到明年暑假了。”
男孩儿
纪琼院长
“好的,你到时候来参加了,叔叔会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给你提出更多的主意,到时候你会变得更优秀,更强大。”
纪琼院长
“你跟前面几个连线的孩子情况很不一样。他们的父母可能还处在迷茫中,孩子也因此被困在问题里。”
纪琼院长
“但你的爸妈非常难得,他们热爱学习,提前用知识为你铺好了路,把你培养得这么积极、阳光。”
纪琼院长
“所以,我们才能这样顺畅地交流,你才能这么有耐心地听叔叔讲,并接触到这些正确的思路。”
“您说得对!”
男孩儿
纪琼院长
“孩子,还有啥问题没?”
“没有了。”
男孩儿
纪琼院长
“那孩子妈妈还有啥问题没?”
“没有了。我特别感谢纪琼院长,我们孩子原来成绩考倒数,现在不仅成绩提高了,各方面调整得都挺好。”
妈妈
“我作为一个受益者也呼吁直播间的家人们:‘早学习,早受益!’”
妈妈

从“财迷”到“创业者”
(...)
养育,是教孩子在何处点火
王纪琼院长为了与孩子深入沟通,特意推迟了手头的工作,在连线中始终耐心倾听。这份专注,让孩子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
试问,当孩子向我们表达什么时,我们是否也曾怀着这样的心意,推掉自己的事务,一心一意地重视他的想法?
当孩子开始想方设法“搞钱”,缺乏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长,可能只觉得他们“钻钱眼儿里了”,甚至批评他们违反校规、耽误学习。

可事实上,每个看似“财迷”的孩子心里,都藏着一颗渴望证明自我的心。他们并非真的贪财,只是在用笨拙的方式,探索自我的价值。
如果我们能放下“这么小就谈钱”的成见,就不难发现:那个计算跑腿费的孩子,身上有创业者的敏锐;那个为买手机绞尽脑汁的少年,已初具投资人的思维。
而具备系统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长,懂得将孩子这份“搞钱热情”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送孩子参加《青少年总裁班》、《太公智慧实战特训营》等课程,不是为了教他们赚钱,而是帮他们提升格局、练就“大心脏”。
当孩子不再为小事纠结、内心稳定清晰,成绩的提升自然水到渠成。
说到底,真正“高段位”的养育,从来不是去掐灭他们眼里的小火苗,而是教会他们——把火点在何处,才能照亮更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