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0371-55550996微博微信在线咨询

“都跟你说过八百遍了,咋就记不住呢?”——你的苦心为何成了孩子的噪音?

发表时间:2025-11-22 15:02:27 阅读次数:
 

 

作者:叶雪白

时间:2025年11月15日

 

 

 

前言

 

 

 

晚饭后出门跑步,刚走到小区门口,就听到一位家长对着小男孩吼:“都跟你说过八百遍了,你就没长耳朵吗?咋就记不住呢?”

 

若是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之前,我大概只会觉得这孩子不懂事,让家长气成这样,甚至会忍不住评判孩子不听话。

 

“都跟你说过八百遍了,咋就记不住呢?”——你的苦心为何成了孩子的噪音?

 

但经过多年的学习,我反而从家长的角度开始反思:如果一件事跟孩子说过很多遍还没用,我们是不是更该停下来想一想,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

 

 

为何叮嘱总无效?

(...)

 

 

问题在孩子,答案在父母

 

这件事恰好成了我跑步时的思考素材。我边跑边琢磨:当我们反复叮嘱孩子,却始终不见效果,背后真正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举例讲解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每天出门、进门都被门口的门槛绊到,第一次可以说是不小心,但第二次、第三次还被绊到,难道要怪自己笨吗?

 

“都跟你说过八百遍了,咋就记不住呢?”——你的苦心为何成了孩子的噪音?

 

同理,一件事跟孩子说过很多次仍然没用,我们是该指责几岁或十来岁的孩子,还是该反思自己?

 

就像“对牛弹琴”,我们该怪牛听不懂,还是该想一想:为什么要对着牛弹琴?我们是能改变牛,还是能改变自己?

 

 
 

我的感悟

 

王纪琼院长说过一句话:“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这个道理,在任何场景、对任何人都同样适用。

 

你改变不了任何人,你只能改变你自己。

——王纪琼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家长的反思是必要的——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思考角度,更要反思与孩子的相处模式。

 

“都跟你说过八百遍了,咋就记不住呢?”——你的苦心为何成了孩子的噪音?

 

而我也进一步发现,家长反复叮嘱没用的背后,可能藏着以下五种原因。

 

 

...

 

 

孩子“不听话”的五种真相

(...)

 

 

如何让亲子沟通回归正轨

1

 

过度唠叨,沟通无效

“快写作业”、“别玩手机”、“说你多少遍了”......这些话日复一日地重复,在孩子听来就像背景噪音。

 

于是,孩子的大脑为了节省精力,会启动“选择性听力”,自动过滤这些内容。

 

不是孩子故意不听,而是他的大脑早已“关机”。

 

从今天起,我要觉察到自己散发的包子味儿。

——王纪琼

 

2

 

只讲道理,无视情绪

“你就没长耳朵吗?”这句话里充满了指责和羞辱。

 

当孩子感受到攻击,本能反应就是竖起心理的盾牌,进入“战斗或逃跑”模式——要么直接顶嘴,要么干脆回避。

 

此时“情绪脑”占据上风,“理智脑”早已下线。家长说得再多,也只是自我感动,孩子根本听不进去。

 

“都跟你说过八百遍了,咋就记不住呢?”——你的苦心为何成了孩子的噪音?

 

3

 

关系是根,事情是叶

如果亲子关系本身就不够融洽,家长掏心掏肺的叮嘱,在孩子眼里可能只是一种不信任或控制。

 

当孩子从心底不认可家长时,就会故意反着来——你越说东,他越往西。

 

哪怕他本来想做某件事,你一开口,他反而不愿做了。

 

“都跟你说过八百遍了,咋就记不住呢?”——你的苦心为何成了孩子的噪音?

 

4

 

错误沟通,亲子筑墙

很多家长心太急,三句话不离学习,把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和学习绑定。

 

若孩子想玩一会儿,就被说成“不想学习”;若想看会儿手机,也被解读为“逃避学习”。

 

厌学——人际关系出了问题。

——王纪琼

 

家长总会把孩子喜欢的事都和学习对立起来,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

 

也许孩子最初并不讨厌学习,只是被这样的沟通方式“污染”了,一提起学习就联想到家长的指责。

 

“都跟你说过八百遍了,咋就记不住呢?”——你的苦心为何成了孩子的噪音?

 

5

 

空洞说教,话语失重

家长总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对孩子说:“你要努力学习”、“认真听课”、“仔细做题”......

 

可“努力、认真、仔细”到底是什么标准?

 

家长没有具体、精准、可操作的建议,也不能在行动和方法上给予孩子实际的帮助,仅靠言语说教是远远不够的。

 

“都跟你说过八百遍了,咋就记不住呢?”——你的苦心为何成了孩子的噪音?

 

 

...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

 

 

守护孩子成长的根基

 

对于孩子的学习,我们应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

 

所谓“大事”,是关乎学习根基与动力的核心要素:它既包括充盈积极的生命状态,也离不开求知过程中的愉悦体验,更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支撑。

 

“都跟你说过八百遍了,咋就记不住呢?”——你的苦心为何成了孩子的噪音?

 

反之,若家长对这些决定性的“大事”一无所知,便会在教育中本末倒置——非但没有在培养孩子上倾注心力,反而在作业细节、时间安排上施加了种种“不该有的干扰”。

 

这一切看似是披着“为了孩子好”的温情外衣,实则却构成了无处不在的“强干扰”。

 

“都跟你说过八百遍了,咋就记不住呢?”——你的苦心为何成了孩子的噪音?

 

当家长给出的方法缺乏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步骤,只是空泛的说教,无法在孩子真实的困境中“帮上忙”时,这些建议自然失去了分量,孩子的抗拒也就不难理解了。

 

 

...

 

 

教育之桥,沟通为要

(...)

 

 

沟通,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基石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沟通永远是核心,是贯穿所有教育行为的桥梁。

 

如果缺乏沟通的艺术与能力,家长即便怀揣浑身解数,也难以精准了解孩子的需求,更无法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帮助。

 

“都跟你说过八百遍了,咋就记不住呢?”——你的苦心为何成了孩子的噪音?

 

可以说,在当今时代,“会沟通”已不仅仅是家长的一项技能,更是能够有效支持孩子成长的标配与基石。

 

咨询热线:0371-55550996

COPYRIGHT © 2020 心时代父母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1889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