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0371-55550996微博微信在线咨询

如何让亏欠化为成长——海勇老师告诉你:结束内疚,只需两步!

发表时间:2025-08-06 17:26:58 阅读次数:

 

 

作者:爱与心同行

时间:2025年8月1日

 

前言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时候会产生内疚感。尤其是学习了家庭教育的家长,更是发现自己过去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太多伤害。于是,内疚感升起。

 

内疚后做什么呢?大多数人的第一念头就是“补”。

 

如何让亏欠化为成长——海勇老师告诉你:结束内疚,只需两步!
 

 

 

 

迟到的补偿是另一种亏欠

 
 

内疚的“欠”与“补”都是“亏”

以前没能力买的东西,现在使劲儿的买;以前没给到的陪伴,现在辞职也得回去陪;以前说的刺耳的话,现在像个太监、宫女一样讨好地说......

 

然而,西方心理学中提到,“内疚”是最大的负能量,在能量图谱中处于最低层级。在海勇老师的《青少年心理学专业课》上讲到:内疚的“欠”与“补”都是“亏”。

 

这里的“亏”指的是,当一个人因亏欠孩子而感到内疚时,他是“亏”的;当他试图过度补偿孩子时,同样也是“亏”的。

 

如何让亏欠化为成长——海勇老师告诉你:结束内疚,只需两步!

 

所以,哪怕愧疚的人把心窝子掏出来补给孩子,也不可能补回来,因为,弥补的行为来源于亏欠。并非是孩子当下所需要的。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特别需要你的陪伴,但你因为各种原因没能陪伴。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你再去弥补,和孩子说“我愿意陪伴你!”,孩子会咣当一声把房门关上,“谁稀罕!”

 

如何让亏欠化为成长——海勇老师告诉你:结束内疚,只需两步!

 

又比如,当你的身体需要补钙,但你没有重视。等到你发现身体出问题了,使劲儿补钙的时候,也许钙已经不能吸收了,或者被身体其它地方吸收,成了结石。

 

内疚的双面刃

 

 

 

内疚即是负能量也是推动力

内疚要如何结束它?用一段对话、一封书信、一次倾诉、一次道歉......我们要做的是主动为内疚画上句号。


在当下的情境中,做这个角色该做的事。如果处理得当,这个句号会升华成感叹号——让过往的内疚转化为成长的力量。

 

如何让亏欠化为成长——海勇老师告诉你:结束内疚,只需两步!


是的,内疚不仅是巨大的负能量,更能成为最强的推动力。

 

 

 

 

 

回想自身经历

 

 

 

如何让孩子不再内疚

在第一次高考时我经历了失败,没有考出我的水平,我不甘心,于是决定复读。但是复读要交5000块钱,那个时候,5000块钱是我所不能想象的数字。

 

当我回到家里跟父亲说这个事的时候,父亲什么都没有说,第二天去镇上的合作社,把他攒的所有的能拿出来的钱给了我,说只要你想上,砸锅卖铁也得上。

 

如何让亏欠化为成长——海勇老师告诉你:结束内疚,只需两步!

 

我当时特别内疚,甚至怀疑我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我怕因为我的决定,让父母更加辛劳。但是,我还是遵从了内心,并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不让他们的钱白花。

 

于是,复读的那年是我最好的学习状态,我心无旁骛,努力精进,外界的一切都似乎与我无关。

 

如何让亏欠化为成长——海勇老师告诉你:结束内疚,只需两步!

 

高考时,我考出了超过清华录取线的分数,算是为自己的“内疚”做了个交代。而今天,当我面对总是内疚的孩子时,却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他,因为我知道,那只是我的经历,他需要自己去体会和成长。

 

如何让亏欠化为成长——海勇老师告诉你:结束内疚,只需两步!

 

但我依然放不下作为母亲的责任,于是向身边的高人请教:对于容易内疚的孩子,我该怎样帮助他摆脱这种情绪?

 

 

 

与内疚和解

 

 

 

从感恩出发,让心灵自由

让内疚结束,就这么简单!首先明确他对谁感到内疚,以及内疚的原因,然后彻底了结这件内疚的事。

 

如果你觉得父母应该对你抱有内疚,请不要急于向他们“讨要说法”。因为对于父母,我们最需要的是感恩——感谢他们赋予我们生命,感恩这些挫折带来的成长。

 

如何让亏欠化为成长——海勇老师告诉你:结束内疚,只需两步!

 

你可以在内心与“理想中的父母”完成一场内疚的告别仪式,而面对“现实中的父母”时,只需保持感恩之心。当然,如果你确信“现实中的父母”仍然能够、并且愿意弥补你曾经缺失的东西,不妨坦然表达你的需求。

 

如果他们给予了,这份内疚自然就能化解。但请记住,这个前提是他们确实有能力也愿意给予。若不然,心怀感恩就已足够。

 

如何让亏欠化为成长——海勇老师告诉你:结束内疚,只需两步!

 

咨询热线:0371-55550996

COPYRIGHT © 2020 心时代父母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1889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