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立伟
时间:2025年8月31日
前言
这个月初,我在大琼山庄完成了为期五天的闭关学习,跟随海勇老师深入研修了《青少年心理学专业课》。本期学习的主题,正是人格心理学。
这是一段情绪流动、心灵碰撞的旅程——我们曾在这里放声大笑,也曾悄然落泪,更在真诚的分享中,看见彼此内心的光芒。
立伟老师和姐妹们一起做美食
海勇老师始终鼓励我们:“有想法,就一定要说出来,不要隐藏、不要压抑,千万别让自己‘难产’。”在这样的引导下,每个人都在这个场域中勇敢地打开自我,坦诚表达真实的想法。
海勇老师不断抛出一个个引人深思的“钩子”,激发我们层层思考。我们在交流与讨论中不断触碰自己的感受,也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这,或许才是学习本该有的模样。
从“未完成”到“新开始”
一场关于勇气与共学的温暖叙事
五天的集中学习虽已结束,但对我而言,这却是一个真正的开始。
其实早在课程开始前,我就已经开始自学“人格心理学”,但由于内容理论性强、表述抽象,一直难以进入状态,甚至连规定的作业都未能完成。
海勇老师,张总以及“海星”们夜晚狂欢
每次来到大琼山庄,见到“海星”们(学员之间的亲切称呼),彼此间的第一句话常常是:“你的作业写完了吗?”大家相视一笑,纷纷摇头。尽管都知道海勇老师宽容温和,绝不会因此责罚我们,内心仍不免有些忐忑。
果然,海勇老师并没有批评任何人,只是温和地提醒大家后续会安排时间进行分享——那其实也就是交作业的时刻。
纪琼院长在海勇老师专业课上进行发言
令人感动的是,没有一个人选择逃避。大家反而主动利用休息时间赶作业,彼此鼓励、互相支持。我也不例外,最终完成了自己的部分,并勇敢地站上台分享了一个章节。不管讲得如何,能够站出来,对我而言已是一种成功。
而伙伴们的认可与鼓励,更让我坚信:只要迈出第一步,就能继续走下去。这份底气,既是海勇老师给予的,也是每一位“海星”所共同赋予的。
海勇老师正在授课
从晦涩到通透
共读,是最温暖的自律
“人格心理学”课程结束后,我发现自己对这本书的态度悄然发生了改变:原本晦涩的内容,现在居然能读得进去,也读得懂了。
立伟老师和Mary老师合影留念
只不过,自律依然是一道难关——一个人静心阅读时,总还是忍不住偷懒。正好我的“死党”衡英姐姐提议:每天抽出半小时,一起共读。我们不求速度,只求理解;遇到卡点就讨论,有了感触就分享,并结合各自的生活体验去解读理论。这种方式真的太棒了!
我们彼此监督、互相启发,仅仅两天,我们就已经体验到了那种“聊着聊着就通了”的豁然开朗。
专业课的老师们和海勇老师的大合影
我希望这件事我们能一直坚持下去。不是因为“必须”,而是因为“享受”——享受思维打开的畅快,享受陪伴成长的温暖,更享受知识照进现实时那一刻的通透。
我们并非因为完美才出发,却正是因为出发,才有可能走向更宽广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