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奋赢
时间:2025年9月4日
|前言|
纪琼院长和女儿的成长对话
(...)
“爸爸,以后每周三晚上我都要回家住,行不行?”
女儿
纪琼院长
爽快的说:“行。”
“以后每天都回家住行不行?”
女儿
纪琼院长
纪琼院长拒绝了:“不行。”
女儿吐露真心:“我不想在那呆了,舍友打呼噜,脚丫子还臭。”
女儿
“我半夜醒了上卫生间,结果宿舍的卫生间门那里还泛着绿光,吓死人了。”
女儿
纪琼院长
纪琼院长没有否定孩子,而是回应道:“哎呀,听着就怪吓人!听着就可难受!”
纪琼院长
“我上学的时候也遇见过同学的脚超级无敌臭。”
情感共振——接住孩子的情绪
孩子用生动比喻描述同学的脚臭:“就像是有一坨屎拉到地上,又不小心拿了一个拖把拖了一下。”王纪琼院长笑着称赞:“哇噻,你这个描述非常经典!”
这就是王纪琼院长提倡的情感共振——先接住孩子的情绪,与孩子站在同一战线。
不管孩子说的啥,我们要像接东西一样先接住孩子说的话。
——王纪琼
相反,如果直接否定孩子:“宿舍有啥吓人的,那么多学生都不怕就你怕,你就是个胆小鬼!”,“人家脚臭,关你啥事?”,这就与孩子形成了对抗。
开学住校焦虑怎么破?
(...)
孩子正在长大,家长别掉链子!
前天,在王纪琼院长的直播间,有一位家长咨询:她12岁的女儿刚上初一,在学校住校期间每天都想家,打电话时总带着哭腔。
家长想给孩子送些吃的,孩子却不让。周末孩子就要回家了,她不知道该跟孩子聊些什么。
王纪琼院长回应道:“就像平常一样聊天就好。这孩子非常难得。
第一
孩子很善于表达情绪。
第二
家长提出送零食,她却不让送,说明边界感很清晰。孩子正在成长,家长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掉链子!
王纪琼院长说:“面对住校适应问题,家长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孩子一说‘不想住了’就慌乱失措,孩子一提‘不想上学’就如临大敌、草木皆兵。”
“开学季,家长最需要的是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学会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要稳稳地接住孩子的情绪,孩子开心,家长也开心,第二天孩子自然就能安心上学去了。”
我要认清真相,保持安静,给足时间,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我要对未来永远有希望,对孩子永远有希望。
——王纪琼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问题会不断出现。如果家长没有能力给予有效的疏导,或者疏导不到位,孩子就会持续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那些不愿上学的孩子,往往就像是‘耗没了电’的孩子。”
如何为孩子有效“充电”?
(...)
家庭生态课的赋能之道
如何为孩子“充电”?可以选择参加为期两天一晚、价格亲民的《家庭生态课》;也可以学习王纪琼院长系统完整的系列课程。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一对一预约心时代的专业咨询师,享受高质量的“快速充电”服务。
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源于日复一日的陪伴与耐心引导。当我们学会以包容的心态接纳孩子的情绪,用科学的方法陪伴他们成长,便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在以自己独特的节奏慢慢长大。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保持平和的心态,才是孩子应对挑战时最坚实的依靠。我们不应让自身的焦虑,束缚了孩子成长的翅膀。
王纪琼院长的家庭系统教育,正是致力于帮助家长积累心理资本,让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找到归途和能量补给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