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0371-55550996微博微信在线咨询

同样被老师批评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没事,有的孩子却不愿上学了?

发表时间:2025-10-02 15:58:02 阅读次数:
 

 

作者:叶雪白

时间:2025年9月25日

 

 

 

前言

 

 

 

前几天,朋友家五年级的男孩闹了个小风波:放学回家后,孩子非常生气地说自己因为一些事情,被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情绪激动,到第二天也不肯上学。

 

同样被老师批评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没事,有的孩子却不愿上学了?

 

他妈妈给我打电话寻求帮助,细问之下才知道,当时老师一并批评了三个男孩,并非单独针对他。

 

 

...

 

 

你的孩子,内心够扛吗?

(...)

 

 

不是挫折太大,而是“心理能量”不足

 

为了弄清老师批评的具体程度,朋友拜托另外两位男孩的家长问问孩子当时的情况,可得到的回复却出乎意料。

 

一个男孩说:“我没印象老师批评我啊!”,显然这个男孩早已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同样被老师批评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没事,有的孩子却不愿上学了?

 

另一个男孩则很坦然的说:“本来就是我们犯错了,老师批评不是很正常吗?”这两个孩子都毫不受影响,照常上学。

 

唯独朋友家的孩子,把这件事当成了“迈不过去的坎”,甚至用“不上学”来逃避。

 

这件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同样的事件,孩子的反应却天差地别。根源往往不在事件本身,而在孩子自身的“心理能量储备”中。

 

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眼光、意外的挫折......这些外部因素我们难以掌控,但孩子能否扛住这些“风浪”、快速调整心态,却完全取决于孩子内心的“能量值”。

 

同样被老师批评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没事,有的孩子却不愿上学了?

 

那么,哪些表现说明孩子的心理能量“满格”,能从容应对外界的风雨呢?哪些表现又在提醒我们,孩子的心理能量正在“告急”,需要我们及时帮他“充电”呢?

 

 

...

 

 

心理能量充足的孩子

(...)

 

 

从六个角度进行分析

心理能量充足的孩子,就像装了“强动力电池”,面对挑战、挫折时,总能展现出从容的态度。可以从六个角度进行分析。

 

1

 

敢尝试,不怯场

比如,第一次上台演讲、学骑自行车、解复杂的数学题......

 

在第一次尝试的过程中,不会说“我不会、我不敢”,而是愿意“试一下”。哪怕一开始做得不好,也不会直接放弃。

2

 

面对批评不钻牛角尖

若被老师批评了,不会立刻自我否定(“我真笨!”),而是能听进意见,甚至主动分析原因。

 

比如,考试失利后会鼓励自己说:“这次错的都是计算题,下次我做完要多检查两遍。”

 

或者哭一会儿调整心态,而不是憋在心里很久,然后冲家人发脾气。

 

同样被老师批评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没事,有的孩子却不愿上学了?

 

3

 

直爽坦然不压抑

开心时会大方分享,难过、生气时会直接说明原因。

 

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更不会用“哭闹打滚、摔东西”等极端方式去发泄情绪。

4

 

在社交中自信大方

愿意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加入集体游戏,遇到矛盾时会尝试和他人沟通。

 

如果被拒绝,不会觉得“他不喜欢我”而难过很久,而是坦然接受,转身找其他小朋友玩。

 

或者自己玩一会儿,心态不会因此受影响。

 

同样被老师批评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没事,有的孩子却不愿上学了?

 

5

 

有认知,不攀比

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会因为别人比自己强而焦虑。

 

比如,同学画画比自己好,会说“他画画真厉害,我可以向他请教技巧”,而不是自卑地说“我永远画不好”。

6

 

精力足,有好奇心

保持状态积极,对生活中的小事充满好奇。

 

常常会想:为什么树叶秋天会变黄?小鸟晚上住在哪里?......

 

喜欢参与家庭活动(一起做饭、周末爬山),很少说“无聊、不想动”,对很多事情都有“想试试”的热情。

 

同样被老师批评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没事,有的孩子却不愿上学了?

 

 

...

 

 

心理能量不足的孩子

(...)

 

 

从六个角度进行分析

 

心理能量不足的孩子,就像“电量不足的电池”,稍微遇到一点风雨就容易“断电”,家长要多留意。

 

1

 

习惯性“自我设限”

比如,遇到有一点难度的事就退缩,总说“我不会、我肯定做不好”,甚至主动放弃尝试。

 

又比如,学新的生字时,因为笔画多就说“我记不住,不想学了”。本质是怕失败后气馁,所以逃避是为了“保护”自己。

2

 

情绪敏感

因为一点小事就“炸毛”,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难过半天。

 

就连“鞋带系不上、水杯倒了”这样的小事,也会发脾气、哭闹。

 

情绪调节能力弱,受到一点外界刺激就容易陷入负面情绪里走不出来。

 

同样被老师批评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没事,有的孩子却不愿上学了?

 

3

 

过度在意他人评价

做事情时总优先考虑“别人会不会喜欢我?”。

 

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怕说错被同学笑;会刻意讨好他人,把自己喜欢的玩具让给同学,就怕对方不跟自己玩。

 

甚至因为别人的一句负面评价,就否定自己做的所有事。

4

 

自我否定

一旦做不好某件事,就全盘否定自己:“我太笨了,什么都学不会,我就是个差生!”

 

之后遇到类似的事,更不敢尝试,陷入“做不好——自我否定——更做不好”的恶性循环当中。

 

同样被老师批评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没事,有的孩子却不愿上学了?

 

5

 

低迷乏力,对一切没兴趣

经常显得没精神,对以前喜欢的玩具、游戏、兴趣班都提不起兴趣,甚至拒绝参与家庭活动。

 

还经常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发呆,精力长期处于“低电量”状态,像没力气转动的小马达。

6

 

安全感不足

不敢独自面对陌生环境。

 

比如,不敢一个人去邻居家、不敢单独留在家里,做任何事都要家长陪在身边。

 

和家长分离时容易哭闹,总担心“妈妈会不会不接我了”。

 

同样被老师批评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没事,有的孩子却不愿上学了?

 

 

结尾

其实,每个孩子的心理能量都不是天生固定的。

 

就像电池可以充电,孩子的心理能量也能通过日常的家庭教育一点点积累。

 

后续我们也可以聊聊,家长具体怎么做,才能帮孩子给心理能量“充电”,让他慢慢储备面对世界的底气。

 

 

咨询热线:0371-55550996

COPYRIGHT © 2020 心时代父母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1889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