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0371-55550996微博微信在线咨询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发表时间:2025-10-27 15:27:03 阅读次数:

 

 

作者:钱江英

时间:2025年10月24日

 

 

 

前言

 

 

 

在第35期人生规划导师班的课堂上,王纪琼院长再次生动的讲解了“当丈夫言语刻薄、习惯对妻子挑剔、指责时,该如何应对”的内容。

 

这是我第二次在《导师班》聆听这一内容,但此次感触颇深!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如果说上一次听课是为了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那么这一次的聆听则让我探索到更广阔的视野、发现了更多的宝藏。

 

我一下子把王纪琼院长、王克老师、海勇老师和兆鹏老师所讲的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了,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清醒且痛快!

 

 

...

 

 

暴怒者的无助与伤害

(...)

 

 

外在的“纸老虎”,家中的“窝里横”

 

有些人携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人格中嵌入了父母的“子人格”,承袭了祖辈的基因——可以说,每个人都是“行走的祖宗”。

 

从创伤视角来看,这样的人之所以易怒,往往是因为内心积压了太多负面情绪,任何外界刺激都可能触发其进入“战斗”状态。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这样的人其实是可怜的。因为他们除了愤怒,几乎不知如何应对。

 

那些无法消化的情绪,要么向内转为自我攻击,要么向外倾泻给身边最亲近的人。

 

他们只能借助愤怒与吼叫,无声地呐喊:“你听我说!”“你为什么不肯听我的!”来释放自己。

 

王纪琼院长多次引用毛主席的名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他指出,有些人正是通过这种看似强悍的“纸老虎”外壳,来掩饰内心的无助、无力和无奈。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纪琼院长更是一针见血地强调:“那些在家里攻击家人,在外面软弱无能的人,俗称‘窝里横’。

 

正如《导师班》课堂上播放的教学视频《爱你,恨你,我的父亲》中所呈现的那样。

 

这位父亲把温文尔雅留给外人,将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全都发泄在弱小的女儿身上,动辄打骂女儿甚至爱人,还美其名曰“都是为了女儿成才”。

 

 

...

 

 

如何看待愤怒情绪?

(...)

 

 

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合理释放情绪

正如张兆鹏老师所说:“我们不恶意释放攻击性,但也不压抑自己的情绪。要在适当的时机,以合理合规的方式在外部释放。”

 

当一个人在外表达了攻击性,回到家就不容易再把情绪传递给爱人和孩子,“踢猫效应”便不易发生,留给家人的更多是温情与包容。

 

相反,那些在外一味扮演“好人”、压抑自己情绪与攻击性的人,回到家里反而会在家人面前肆无忌惮地发泄。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怂包”。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释放情绪的注意事项

 

当然,在外释放攻击性也需注意两点:一是考虑安全因素;二是讲究方式恰当。

 

不是说一有情绪就向外攻击,而是强调不刻意压抑自己,拥有合适的情绪出口与情绪主动权。

 

正所谓:“我收拾你,是因为我有这个能力;我不收拾你,是因为我有这个胸怀。”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2

 

成为稳定客体

通过持续学习心时代诸多老师的课程后,我逐渐明白:当老公愤怒发火、挑剔指责时,他其实是将其成长过程中的“子人格”投射到了我们身上。

 

表面上是在指责我们,实际上,他正在试图通过抗争来完成“内在小孩”的成长。

 

正因为他无法直接对抗现实中的父母,就只好通过否定与指责我们,促使自己的“内在小孩”长大。

 

 

...

 

 

自我察觉

(...)

 

 

学习后的成长

 

去年,父亲总是不由分说地指责我。后来我才明白,这种指责其实源于父亲原生家庭的人格投射。

 

他真正需要的,是女儿的理解、承载与心疼。

 

可当时的我看不清这层真相,也无法直接反抗或辩驳,内心的委屈和痛苦只能压抑在心里。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正如王克老师所说,我心中那个“理想化父亲”的形象崩塌了,我难以接受这样的他,更无法面对那些尖锐的批评。

 

那段时间,我屡次想回娘家,脚步却沉重得迈不开,总是找各种理由逃避。内心充满自责、纠结与内耗。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不知不觉中,我也把自己的坏脾气转移到了先生和孩子身上。这不正是创伤的代际传递吗?

 

庆幸的是,后来通过持续学习和自我成长,我终于主动完成了与父亲的和解。

 

 

...

 

 

托举对方,成就自己

(...)

 

 

婚姻中最智慧的投资

因为我们正走在学习成长的路上,所以我们是最先拥有觉察意识、内心也更有力量的人。

 

当我们认清真相,便能智慧地选择托举爱人、承载他的情绪。这时,身边认知层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量级高的人永远在寻求问题的解决,而不是陷入情绪的困扰。

——王纪琼

 

1

 

认知层级较低的人

认知层级较低的人可能会说:“那货就那样儿!”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2

 

认知层级较高的人

而认知层级较高的人则会理解:他此刻的发火,其实是他“内在小孩”渴望长大的信号。

 

潜意识中,他试图通过攻击与打压,去超越那个嵌入人格中的“内在父母”,推动自己完成心理层面的成长。

 

当他的“内在小孩”逐渐强大、成熟,他便能逐渐摆脱内在父母的投射束缚。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

 

 

情绪托举

(...)

 

 

跳出受害者心态,做关系的定海神针

 

我们往往会伴随着委屈与愤怒:“为什么我要承受这些?”

 

但当我们跳出受害者心态,看清背后的成长价值时,就能在一次次的情绪托举中,成为关系中的稳定力量。

 

我们可以在事后与爱人温和复盘:“老公,如果是以前,我一定会和你怼起来。现在,我也进步了,我没有跟你吵,其实想想,我觉得你说得也对……”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当我们选择顺着他,给他空间,或许过段时间他自己就能想通;即便一时想不通,我们也愿意用一段时间的包容与承载,换取他未来的觉醒与成熟。

 

久而久之,他的情绪会越来越稳定——因为在这段关系中,他已被作为“稳定客体”的我们所疗愈。

 

夫妻冲突的频率与强度随之降低,关系也走向缓和与亲密。我们会发现:原来自己才是婚姻中最大的受益者。

 

没有那么狠的心,就不要说那么狠的话,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不要肆意发泄你善变的情绪。

——王纪琼

 

一个逐渐稳定、被疗愈的爱人,也会把更多的爱回流给我们——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反之亦然,这一切的背后,都源于爱的逻辑在运转。

 

 

...

 

 

当情绪需要出口

(...)

 

 

三种比发泄情绪更智慧的选择

情绪总需要流动的出口,发泄虽然直接,却并非最佳选择。

 

它往往治标不治本,对关系的破坏力也大。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下有三种更智慧的选择。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1

 

写私密日记

让情绪在笔尖自然流淌,为自己创造一个绝对安全的释放空间。

2

 

拥抱“内在小孩”

转身去看见、倾听并深深爱那个藏在心底的、曾经受伤的自己,用耐心滋养他长大。

3

 

进行心身练习

使用王克老师课程中的“情绪工具包”,来疗愈身体里卡滞的愤怒。

 

并且,与身体进行温柔对话,让卡住的情绪能量恢复流动。

 

 

...

 

 

当情绪来敲门

(...)

 

 

愤怒,可能是一个“救命信号”

 

海勇老师曾说过,情绪是位“信使”。如果你不理睬它,它便会一次次前来敲门,甚至疯狂地砸门,直到你最终看见它为止。

 

从今天起,我要驾驭自己的情绪,我要驾驭所有遇到的人、事、物。

——王纪琼

 

因此,当情绪来袭时,请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停下来认真觉察:愤怒一次又一次地敲门,究竟想向我传递什么信息?

 

【纪琼院长导师班】男人在外是“纸老虎”,回家变“炸药包”——妻子:“凭什么要我承受这些!”

 

而这,正是我们通过学习与成长,去揭开情绪背后那座巨大冰山的起点。

 

 

 

 

咨询热线:0371-55550996

COPYRIGHT © 2020 心时代父母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1889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公司